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
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
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
  • 首页
  • 学科专业
    • 软件工程
    • 网络工程
    • 物联网工程
    • 电子商务
    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
    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    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
  • 师资队伍
    • 辅导员队伍
    • 教师队伍
  • 教学条件
    • 实验室
    • 实践基地
    • 校企合作
  • 学生工作
    • 学生活动
    • 就业工作
      • 考研风采
      • 就业风采
  • 教研科研
    • 教研论文
      • 部分论文展示
    • 教研项目
      • 部分项目展示
    • 科研论文
      • 部分论文展示
    • 科研项目
      • 部分科研项目展示
    • 其它成果
      • 部分专利证书展示
  • 科研竞赛
    • 成果展示
    • 赛事总结
  • 公共服务
    • 网友留言
    • 下载服务
      • 毕业相关
      • 各类申请
      • 教学工作
    • Office教材展示
  • 学校首页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
养成系列报道:二十四节气之霜降——秋将逝,冬将至
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日期:2022-10-23

霜降在二十四节气中属于第十八位,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预示着秋将尽,冬欲来。在此时节,南方地区气候温和,田畴青葱,橙黄橘绿,秋菊竞放,一树树芙蓉盛开。而东北北部、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分平均气温已在0℃以下,土壤冻结,冬季作物停止生长,进入越冬期。

因此古语有云,霜降有三候,“一候豺祭兽,二候草木黄落,三候蜇虫咸俯。”霜降时节,豺狼会捕猎、囤积食物,草木渐渐枯黄,树叶飘落,蛰虫在洞中一动不动地准备着冬眠。 

  

图1:二十四节气之霜降

霜降三候

一候豺乃祭兽

霜降时节,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食用,“祭”有陈列之意,豺狼开始大量捕猎小兽,来把自己吃肥,以便度过不易觅食的冬天。

二候草木黄落

天气转寒,大地也感知深秋寒意,树叶也纷纷开始枯黄掉落。

三候蛰虫咸俯

经过了生机勃勃的春,热闹蓬勃的夏,金黄暖意的秋,马上又将进入藏伏内敛的冬。蜂蝶蛰虫,以这种修行的姿态,期待来年新生。

霜降习俗

吃柿子

在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。俗话说:“霜降吃灯柿,不会流鼻涕。”民间也有地方认为霜降这天要吃柿子,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。事实上,由于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,此时节的柿子皮薄、肉多、味鲜美,且营养丰富,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。因而就形成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。

   

图2:霜降习俗之吃柿子

赏菊

霜降时节,正是菊花盛开之际。此时,古时民间会举行菊花会,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。在霜降前就采集百盆名品菊花,菊花塔前放上好酒好菜,先是家人按长幼秩序,鞠躬作揖拜菊花神,然后喝酒赏菊,赋诗泼墨。而北京文人多在天宁寺、陶然亭、龙爪槐等处举行菊花会。 

   

图3:霜降习俗之赏菊

登高远眺

古时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。九月节,寒露、霜降、重阳到。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,血液循环增强,脑血流量增加,达到增强体质、防病治病的目的,而且,登高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,陶冶情操。 


图4:霜降习俗之登高

霜降养生    


图5:霜降习俗之养生

防秋燥

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此时天气渐凉,秋燥明显,易出现口干、唇干、咽干、便秘、皮肤干燥等现象,燥易伤津。

防秋郁

晚秋时节,天气渐冷,草木枯黄,落叶落果,万物萧瑟,容易引人忧思,使人意志消沉、抑郁。

防秋寒

霜降节气,气温骤降,老年人极易患上“老寒腿”等毛病,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,同时这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。这个时间节点后不再适合“秋冻”。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,尤应按时增减衣服,以免湿邪、寒邪入侵,导致生病。 


图6:天气渐凉注意保暖

严歌苓在霜降里写道:“春天时,不知道秋天的事,秋天来了,知道了所有的事。随着最后一片落叶归根,随着最后一枚硕果的收藏,一岁荣辱,到此终结。让我们平静地送走昨天,欣喜地迎接明天,不管四季如何更替,生命总有恒常的温暖。”霜降时节,天气渐凉,秋燥明显,要注意防寒保暖,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情。

(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百度百科,如有侵权将第一时间删除。)

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新闻中心

上一:“蓝桥杯”全国软件大赛经验分享会及考前培训

下一:声声不息,精彩扬帆——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合唱动员大会圆满结束!

  • 北京大学
  • 清华大学
  • 中国科技大学
  • 大连理工大学
  • 东北大学
  • 大连海事大学
  • 中国科技创新网
  • 辽宁省本科教学网
Copyright ©大连科技学院数据服务中心